加入時間:2024-01-30 10:22 訪問量:2035 信息來源: 百科知識 2024年1期
我國有著悠久的制茶、飲茶歷史,很長一段時間以來,茶都是上流社會的專屬品。周朝時,茶是用來吃的;秦朝時,吃茶改為喝茶;到了唐朝,人們在煮茶時會加入茱萸、蔥、姜、棗、橘皮等,配成一道香噴噴的茶。
宋朝時,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“香”:墨汁里添加龍腦、麝香等香料后,稱為“香墨”;書卷里夾一枚防蟲防潮的蕓香草,稱為“書香”;飲食里加入香藥制成香藥果子、香藥糖水后,稱為“香飲子”;茶里加入香料后,便一躍成為可用來進貢的香茶。宋人陳敬在《陳氏香譜》一書中記載了葉廷珪創(chuàng)制“經(jīng)進龍麝香茶”的制法:“白豆蔻一兩去皮、白檀木七錢、寒水石五分、麝香四錢、沉香三錢梨汁制、片腦二錢半、甘草末三錢、上等高茶一斤……”制作過程委實復(fù)雜。
北宋所制進貢之龍鳳團茶,品質(zhì)上乘,數(shù)量稀少,該茶將龍腦、麝香等名香添加其中以蒸成茶餅。“茶餅嚼時香透齒,水沉燒處碧凝煙。”這種茶餅是茶又非茶,既可用開水沖泡,也可直接放入口中含嚼,有點像如今的口香糖,有清新口氣,解穢、解苦、開胃的功效。歐陽修在《歸田錄》中寫道:“凡二十餅重一斤,值黃金二兩,然金可有而茶不易得也?!卑幢彼蔚慕饍r換算,一兩銀子還買不到一兩茶餅,可見當(dāng)時的茶餅有多貴。
不過,直接往茶葉中加入香料后,濃烈的香氣會讓茶葉失去本真味道,所以古人又嘗試用香料、香花熏制香茶,這樣就可以只保留香氣,而不損壞茶葉本來的清香。
桂花、茉莉、玫瑰、菊花、梅花等皆可作為熏茶的天然香料,正所謂“茶引花香,亦益茶味”。明朝朱權(quán)在《茶譜》中寫道:“熏香茶法,百花有香者皆可,當(dāng)花盛開時,以紙糊竹籠兩隔。上層置茶,下層置花,宜密封固。經(jīng)宿開換舊花,如此數(shù)日,其茶自有香味可愛。有不用花,用龍腦熏香亦可?!贝恕把悴璺ā毖永m(xù)至今,便有了“窨得茉莉無上味,列作人間第一香”的茉莉花茶。如今,人們常喝的茶已經(jīng)越來越回歸茶葉的本真味道,復(fù)雜的香料入茶只偶爾見之。
說完熏茶,再來說說熏香。小說《紅樓夢》的第五回是全書的總綱。本回通過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,隱喻而含蓄地將《紅樓夢》中眾多人物的發(fā)展和結(jié)局都交代了出來。賈寶玉在游覽太虛幻境時聞到了一縷幽香,竟不知所焚何物,于是問警幻仙姑,警幻仙姑冷笑道:“此香塵世中既無,爾何能知!此香乃系諸名山勝境內(nèi)初生異卉之精,合各種寶林珠樹之油所制,名‘群芳髓’?!?/span>
賈寶玉是“聞”到香,而不是“看”到香,說明此香無煙,采用的是“只聞香氣不見煙”的隔火熏香方式。隔火熏香是指用云母片、銀葉片或其他隔火材料將香品和香炭火隔開的品香方式,它最能體現(xiàn)國人追求優(yōu)雅、內(nèi)斂、含蓄的傳統(tǒng)。
翻閱古代用香的描述,幾乎所有香方在提及銷香之法時,最常用的就是“燒”“爇”“焚”等字眼。對于今人而言,“燒”“爇”“焚”似乎都是一個意思—點燃后用火燒;但在古人的品香過程中,銷香之法絕不是用火燒,而是隔火熏香。人們會先將各種香材研成末,然后將煉好的蜜與香末混合均勻,再制成各種形狀的香品。熏香時,可以點燃香炭,然后間隔一定距離徐徐烘烤隔片中的香品;也可以用香灰將燃好的炭埋好,再利用燃炭的溫度熏烤隔片中的香品。隔火熏香既講究溫度,也對隔片的材質(zhì)有所要求。隔片以傳熱性好、美觀實用為原則,常用的材質(zhì)有陶片、云母、玉、銀、石、瓷、銅等。這種“只聞香氣不見煙”的品香方式能讓香品的香氣釋放得更舒緩,香味更醇和,也更能增添“紅袖添香伴讀書”的情趣,因而深得古代文人雅士的喜愛,亦是宋代非常流行的高雅品香方式。
靜坐一爐香,除了盡享香氣帶來的嗅覺享受,更為重要的是,香早已具備了較強的寓情于物的精神和文化屬性。在香料豐富的宋朝,熏香還具有一定的消遣、娛樂和彰顯身份的作用。
《雞肋編》中記載了北宋權(quán)臣蔡京招待賓客時使用“無火之香”的情形:“京渝女童使焚香,久之不至,坐客皆竊怪之,已而報云香滿,蔡使卷簾,則見香氣自它室而出,靄若云霧,濛濛滿座,幾不相睹,而無煙火之烈。既歸,衣冠芳馥,數(shù)日不歇。計非數(shù)十兩,不能如是之濃也,其奢侈大抵如此。”
隔火熏香之法上行下效,明清時期人們品香時依舊沿用此法,不用明火。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《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》共12幅,描繪了12位宮苑女子品茶、觀書、沉吟、賞蝶等閑適生活情景,其中《觀書沉吟》軸就展現(xiàn)了一位美人焚香讀書的畫面。畫面左上的香爐里,香灰堆成山形,上置銀葉熏香,香爐邊是一只海棠形的螺鈿香盒。
《紅樓夢》中的太虛幻境就如同水中月、鏡中花,不知賈寶玉大夢一場醒來,是否還記得“群芳髓”的香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