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入時間:2024-10-18 20:15 訪問量:526 信息來源: 意林 2024年14期
在公眾場合自拍時,四處張望,盡力避開人群,生怕被別人注意到;在商場購物時,害怕被導購噓寒問暖,一旦被問到整個人都緊繃起來;減肥時,從不在別人面前表現(xiàn)出來,只會在私底下悄悄地努力;學習時,絕不主動向別人提及自己的計劃和目標……
上面的情況你中了幾條?最近,“偷感”成為網(wǎng)絡上流行的熱詞,用來形容這種默默做事,害怕被別人知道和關注的心理狀態(tài)和行為方式?!巴蹈小焙苤氐娜瞬涣晳T成為人們眼中的焦點,明明在做正大光明的事,卻有了一種偷偷摸摸的感覺,比如他們認真上班,到點下班時卻像是“翹班早退”一樣;或者穿了件新潮的衣服出門,走在街上卻害怕路人注視的目光。
“偷感”的走紅為拘謹?shù)摹吧缈帧碧峁┝艘环N消解緊張情緒的渠道。借著“偷感”這一話題,很多人開始大方地分享那些之前不敢公之于眾的事。喜歡唱歌跳舞卻羞于在公共場合表演的人,曬出自己的視頻,在網(wǎng)友的稱贊和肯定中獲得了認同感和成就感;“朝九晚五”的打工人,通過分享上班時忙里偷閑的“偷感”瞬間釋放壓力;喜歡小眾文化的人也能通過分享自己的“偷感”體驗,實現(xiàn)文化破圈,獲得外界的理解。
“偷感”的背后是年輕人對他人審視和評判的逃離。生活中,每一個個體都處于社會關系的網(wǎng)絡之中,也往往置身于別人的注視之下。強大的社會期待和規(guī)范讓年輕人感到拘束和疲倦。他們選擇默默地過好自己的生活,或者是因為疲于應對親友對自己無休止的關心追問,或者是因為擔心做某件事情付出諸多努力,卻最終失敗而招致別人的嘲諷,或者是害怕自己的行為不符合別人眼中的規(guī)范,而被差別對待。
當他人的關注成了一種讓人感到不適的壓力時,內(nèi)向型的年輕人就選擇通過壓縮社交接觸面、減少交互頻次來為自己減負。此前社交媒體上興起了一股使用相同的網(wǎng)絡昵稱和頭像的風潮,目的是不讓熟悉的人關注到自己。異曲同工,“偷感”其實也是一種隱藏自我的保護機制。
“偷感”并非自卑,而是一種內(nèi)心的自足。年輕人用“心遠地自偏”的哲學為自己披上了一件躲避煩惱的隱身衣,他們不想頭頂環(huán)繞著聚光燈,只想做自己世界的主角。